快穿肉文h_青青综合在线_不卡国产00高中生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福利电影



朗州窯的主要代表器
發布日期:2017-03-05     瀏覽:1281次     文字分類:彩繪墻繪  
朗州窯-主要代表器

周新國先生酷愛收藏高古陶瓷。近20年來,湖南省常德漢壽縣經常發現眾多碩大彩繪陶瓷。據周新國先生《武陵藏珍》所載,其中包括:唐漩渦紋彩陶甕《武陵藏珍》圖片:072甕高37.5厘米,口徑19厘米,最大腹徑40厘米,底徑12.6厘米。小口,圓唇。腹形鼓圓,其上飾二周凹弦紋。圓餅底。胎色紫灰(圖071)。這件彩陶的圖案裝飾,先用淡紅色化妝土在泥質陶甕的頸部和上腹部,涂(浸)三個圓斑塊,其上再用褐彩繪制三個旋轉的圓渦紋。彩繪施于罐的肩和上腹,向下俯視可以看到彩陶甕的全部紋飾(圖072、073)。它那流暢自然的線條,仿佛會產生流動的節奏和韻律,讓人感到有無數的渦紋在眼前周而復始地旋轉。高大的陶甕,底部僅十余厘米,估計當時很可能把下腹沒繪彩的部分埋入地下,將重量部分傳遞到地面,由此而保持大甕的穩定。關于“漩渦紋”,眾多彩陶研究專家將這種紋飾依其形狀命名為“水波、漩渦、魚網紋”等。李進興《彩陶漩渦紋釋疑》則認為:彩陶上古人繪制的漩渦紋飾可能并不是“表現水波、漩渦以至水中的漁網”,而是具有一定抽象的意義,如“漩渦”代表“復活”等等。《武陵藏珍》:073五代彩繪盤口瓶《武陵藏珍》:074該瓶高30厘米,口徑9.9厘米,底長9.8厘米。口作盤形,束頸細長,深腹鼓圓,平底。肩部飾圍欄一周,下腹作圍欄垂幔,圍欄均作鏤空狀。腹部素胎上涂白色料漿粉,再用醬色彩釉繪花,外表不再罩釉。整個畫面雖草草幾筆,卻頗得寫意畫之妙(圖074)。該器造型優美,圖案舒展流暢,是盤口器中的精品。據周世榮《湖南陶瓷》考證:這類盤口瓶,“約相當唐末五代”時期。五代彩繪梅瓶《武陵藏珍》:075分二式。一式(圖075)該瓶高29.2厘米,口徑8.9厘米,底徑9.6厘米。圓口,卷唇,短頸,腹微鼓,領部和腹部各飾凹弦紋一周。平底。紅褐色胎。肩部及腹部涂淡紅色化妝土,然后再繪醬色纏枝花卉圖案,外表不再罩釉。二式(圖076)瓶高29厘米,口徑10厘米,底徑10.4厘米。盤口,短頸,溜肩,腹部飾凹弦紋一周。平底內凹。紅褐色胎。肩部及腹部涂淡紅色化妝土,其上繪醬色梅花圖案10朵。外表罩釉,但釉已脫落。此類梅瓶的胎質較粗,光潔度不高。在這種情況下,要燒出艷麗的彩瓷,就必須在胎上涂一層化妝土,以彌補上述缺陷。因為化妝土可增強胎的致密度。在化妝土上繪花,更能襯托彩釉的呈色,達到釉色美的預期效果。《武陵藏珍》:076唐粉斑高頸罐《武陵藏珍》:077分二式。該類罐的共同特征:圓口,折沿,高直領。溜肩,鼓腹,腹下斂收。頸部和肩部涂淡紅色化妝土,腹部浸三個呈“品”字形的圓塊狀粉斑,并與肩部相連。一式(圖077)高31厘米,口徑9.6厘米,最大腹徑25.1厘米,底徑14.8厘米。餅足。三大圓塊斑用寬線條串連。外罩黃色釉,大部分釉已脫落。二式(圖078)高29.8厘米,口徑9.7厘米,最大腹徑25.5厘米,底徑15.2厘米。平底。腹部飾凹弦紋二周。外罩黃色薄釉。據考證,圓斑彩畫,這是朗州窯最常見的。以化妝土繪成大塊不規則的圓形、桃尖形于器上,紋飾雖粗簡,但色調配置得當,具有簡樸大氣的藝術魅力。《武陵藏珍》:078唐粉斑瓜棱形罐《武陵藏珍》:079該罐高16.5厘米,口徑6厘米,底徑7.6厘米。圓口,卷沿,束頸。腹作十瓣瓜棱形,肩部和腹部各飾凹弦紋一周。兩側飾對稱化妝土大圓斑,外壁罩醬色釉。餅底(圖079)。這是朗州窯器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種。唐醬釉線條紋罐《武陵藏珍》:080該罐高15.7厘米,口徑8.4厘米,底徑7.6厘米。圓唇,短頸,溜肩,鼓腹,餅底。從肩部到腹部飾八組線條,每組五條,用白色化妝土裝飾。紅褐色胎,施醬黃色釉(圖080)。此種裝飾實屬罕見。唐醬釉四耳瓜棱形蓋罐《武陵藏珍》:081該罐通高約35厘米,口徑17厘米,最大腹徑24厘米,底徑11.6厘米。敞口,斜直領,溜肩,腹微鼓,餅足。肩部和下腹各飾凹弦紋一周。肩附兩兩對稱之環耳4個。褐色胎。罐身呈九棱瓜瓣形,涂白色化妝土,外罩醬色釉,釉不及底。惜蓋已殘(圖081)。此器碩大、莊重,展示了大唐“以肥為美”的風韻。唐帶蓋瓜棱形雙口壇《武陵藏珍》:082該罐通高22厘米,口徑7.8厘米,底徑8.4厘米。內口微斂,外口檐口略矮。罐身呈八棱瓜瓣形,腹中部飾凹弦紋二周,外涂一層白色漿料。褐色胎,餅底(圖082)。雙口壇也叫“雙唇罐”。據汪慶正《簡明陶瓷詞典》記載,此類罐為漢、晉時期流行的一種罐式,與今泡菜罐相似。朗州窯出土唐代雙口壇,僅見。


說說您的看法:(無須注冊)


共0條評論暫沒有評論。
;
資訊分類 (Article classification)
熱門資訊 (Hot news)
最新文章 (Latest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