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肉文h_青青综合在线_不卡国产00高中生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福利电影



清早期青花瓷紋飾斷代淺說
發布日期:2015-07-23     瀏覽:1524次     文字分類:雕塑知識  

大凡喜愛中國古瓷者,絕大多數愛好青花瓷。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即古玩界俗稱清三代生產的青花瓷被譽為我國制瓷工藝的又一歷史高峰,是目前古瓷收藏者熱衷追逐、尋覓的主要目標。

瓷界的朋友都知道,古瓷鑒定主要是辨偽與斷代兩個方面。在識真的基礎上,倘能掌握一些斷代的方法,據證以斷,循理以求,勢必對進一步提高自身鑒賞能力,克服模糊臆斷、避免以訛傳訛,大有裨益。

青花瓷器的斷代與其他瓷器的斷代既有相同所在,又有不同之處。識別器物的時代風格是相同的,不同的是,一般瓷器的斷代主要看造型,而青花瓷器的斷代主要是看紋飾包括主題紋飾和輔助紋飾。

筆者多年來一直不懈致力于古瓷和書畫的收藏與研究,賞玩之余,經驗點滴積累成領悟。下面將以紋飾為主要依據判斷清三代青花瓷年代的認識歸納成如下幾點:

strong一、先觀色調。即古玩界俗稱的發色。細觀青花色調的變化可以找到時代、分期上的區別。/strong

康熙青花瓷色調以翠藍色為主流,畫面濃淡相間,層次分明。早期藍中帶灰,有的偏灰黑色。深沉、灰暗,或者迷混。十年以后逐漸出現濃深、淺淡與穩定幾種色調;中期青翠艷麗或輕淡,呈色技術達到巔峰,佳者被稱為寶石藍,明顯有別于早、晚期。晚期淺淡或灰暗色居多,有暈散。

雍正青花色調主要有黑藍、淺藍、青翠和暈散數種。用色深沉,無漂浮感,但色澤遠不及康熙鮮翠艷麗,色階層次減少。暈散的呈色加上雍正釉面多有細橘皮紋現象,具仿明宣德的效果,重筆點染形成的黑疵是其獨具的時代特征。

乾隆青花色調,很多人以為只有正藍色一種,呈色深厚穩重,事實上對乾隆青花瓷稍作深入研究的人大都知道早期色調仍有雍正暈散出廓的特征,呈色欠穩定;中期以后才逐漸形成正藍明快的色調,不但穩定清楚,而且和諧統一。雖然還有少量器物藍中泛黑,層次不清,但色澤仍然凝重沉著;晚期色調稍顯青灰,以民窯最為突出。

strong二、次辨圖樣。分辨圖樣題材內容及表現形式可看出時代特征。/strong

清三代青花瓷圖樣裝飾主要有兩大類。一類是單純的紋樣,如各種纏枝花紋以及龍鳳、云雷、回紋等;另一類是以山水、人物故事、花鳥等為主題的圖案。題材內容往往還與當時皇帝的愛好、意愿及時代風尚分不開,如康熙崇武,刀馬人物在圖案中有重點表現。雍正時期流行賞賜瓷器之風,賞瓶以白地蓮花為主要紋樣,并以海水紋飾繪瓶口者為多,表示為官以清白廉潔為重,海水則象征四海升平為意;乾隆本人則力倡松竹梅三友圖和群仙捧壽之類的吉祥圖案。

每個時代圖樣都有其不同的時代特色。康熙早期以山水樓閣人物、云龍瑞獸、花鳥魚蟲為主。魚龍變化、雙犄牡丹、冰梅紋飾是特色圖樣,還出現福壽等吉祥文字;中后期題材廣泛,有山水人物、翎毛花卉、仿古銅器紋、博古、壽意、龍鳳、禽獸圖等。歷史、戲劇故事的刀馬人,神話傳說中的神仙羅漢和以雄獅、麒麟、獨角獸為題材的三獸圖,長篇詩文詞賦等是其獨特的畫面。

雍正偏重圖案化。以花卉內容最為豐富,常見的有牡丹、桃花、海棠、蓮花、菊等。折枝花果、纏枝勾蓮、蝙蝠仙桃是其典型圖案。從器內延伸至器外的畫面,又稱過枝花、過墻花及過墻龍興起。此時與康熙比較,有兩個減少,一是刀馬人較少見;二是大幅的山水圖顯著減少。

乾隆圖樣更豐富多彩。除傳統的題材外,尤多封建倫理和福祿壽寓意畫面。石榴百子、五福捧壽、三羊開泰、五子登科、八吉祥等祈福求祥的內容盛行此朝。另外,贊頌和粉飾太平的圖樣也有較多表現。如安居樂業、喜上眉梢、丹鳳朝陽、漁樵耕讀等。但構圖流于機械,布局繁縟滿密,意境也偏俗。

strong三、再察畫法。古玩界俗稱畫派。考察畫法同樣也可看出時代特征。畫法的時代個性主要體現在畫風和技法兩個方面。/strong

先談畫風。康熙早期仍有順治繪畫遺風,豪放粗獷與精細工麗并存;中期深受明末清初畫家董其昌、劉灃源、華巖及“四王”等人的影響,構圖舒展,意境深遠;晚期承上啟下,繪工細膩,用筆纖細,但人物景致布局明顯縮小。

雍正上承康熙晚期的清秀風貌,筆觸更趨精細纖柔,構圖疏朗,簡潔清晰。山水畫仍以“四王”院畫為宗,花鳥畫則多受惲壽平沒骨繪法影響。

乾隆時期,文化藝術得到長足發展,前朝及當時名畫家對瓷繪都有一定影響。此時山水繪法多宗董浩、張宗蒼,嬰戲多本金廷標,花鳥則多據蔣廷錫。

如能將不同時期畫風上的一些主要特點把握住,自然可以當作劃分時代的一條重要線索。

后說技法。技法即指筆墨的表現手法和技巧。

康熙早期用粗線勾勒平涂技法,填色準確;中期起以細線雙勾分色技法為主;晚期則以涂染技法為多。

重筆點染技法是雍正一朝仿永樂、宣德的典型風格。線條中用濃料重筆點染,以摹擬蘇勃尼青黑斑及暈散的效果。

乾隆朝有單線平涂和單線平涂后點染技法兩種,后者占主導地位。線條平滑均勻,填色一絲不茍。與雍正朝不同的是其青料點染的筆觸短而圓。

將上述特征把握住,自然可以運用自如,甚至一探其要處即能大體解決問題。

試據山水圖畫法上的時代區別為例以證。畫風上,康熙早期山水圖以意筆抒畫,與明天啟、崇禎較接近;中期以色料濃淡深淺來表現山水遠近高下的層次;晚期受“四王”和華巖影響,層層疊峰,意境高古。雍正山水已由康熙時的頂天立地滿布器身改為畫面縮小退居一隅,悠遠空靈。設色也比康熙淺淡,而用筆更為細膩,山石的層次也改以線條來表現。康熙時近樹低于遠山,雍正時則近樹高于遠山。乾隆早期山水以村野亭臺、屋宇樹石為主景,構圖上繼承雍正傳統,疏朗開闊;中后期山水繁縟細膩,但遠近高下表現得較為得體。

技法上,康熙時繪山石多采用長披麻皴和大斧劈皴,并以分水法做出幽菁清新、濃淡相宜的渲染來表現山體的立體感;雍正時繪山石少用長線條的披麻皴和粗獷的斧劈皴,多用長短結合、細碎繁瑣的線條來表現山體的立體感;康熙山石的陰陽向背主要靠分水的濃淡來體現,分水的濃淡反差較大,易使山石棱角鮮明;而雍正時則多靠線條的疏密來體現,只表現山石褶皺的復雜;乾隆時繪山石層次感不強,遠山只涂抹不勾線,近石重筆苔點布滿,以民窯器為盛。康熙時畫樹技法也與雍、乾明顯不同。康熙時畫樹,枝干喜用披麻皴,老筆紛披,奔放有力;雍、乾時繪枝干,只是描繪皴點,功夫雖細,但筆力纖弱。仔細從它的起落轉折等處看清筆法,會更有助于我們的鑒定工作。

最后需說明的是,拙文所列斷代說法都是一種參考。它僅表明通過研究,筆者得出的一種初步認知,提出來與讀者交流。當然,執此一端即輕下判斷結論,也許還欠全面,倘若能進而結合造型、胎釉、款識等鑒定方法,互相印證,殊途同歸,如是識別,當更見科學、明曉。


說說您的看法:(無須注冊)


共0條評論暫沒有評論。
;
資訊分類 (Article classification)
熱門資訊 (Hot news)
最新文章 (Latest information)